Google AI Overview 是什麼? 掌握AI摘要對SEO的影響與行銷策略
2025-09-24 網路行銷
過去我們習慣在 Google 上輸入幾個關鍵字,再慢慢比對不同網站的內容來找到問題的解答。但這種搜尋方式,正在被人工智慧徹底改變。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的快速成熟,Google 在 2024 年正式推出了 AI Overview,並且在今年 5 月正式推送在台灣市場。
這項功能不只是單純的「搜尋結果新介面」,而是讓 Google 從傳統的「提供連結」轉變為「直接給答案」。對使用者來說,這代表搜尋體驗更快、更方便。但對企業來說卻是一場全新的挑戰,本文將會帶你認識 Google AI Overview 的運作方法、對網站流量的影響,以及企業如何執行 SEO 策略來抓住這波 AI 搜尋時代的新機會。
什麼是 Google AI Overview?
Google AI Overview (AI 摘要或 AIO) 是 Google 搜尋引擎在 2024 年推出的生成式 AI 功能。它的核心任務是:在搜尋結果頁最上方,直接用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整理多個權威網站的資訊,產生一段簡明扼要的答案,並同時附上來源連結,讓使用者可以「一眼看到整理後的重點」,不必逐一點開網站比對。
根據 Semrush 最新的 AI Overview 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球在 2025 年 3 月約有 13% 的搜尋查詢會觸發 AI Overview,而且前一個月成長 72%。
組成 AI Overview 的4大核心元素
雖然 AI Overview 給人的感覺像是一個「完整的答案區塊」,但實際上它是由幾個不同的元素組合而成,每個元素都有不同的作用:
1. AI 摘要簡答
多數的 AI Overview 都會顯示一段由 Google AI 自動生成的簡短回覆。目的在於快速解答使用者搜尋的問題,避免一開始就塞入過多資訊。
2. 重點清單
AI Overview 會依據主要結論進一步整理成更詳細的條列清單,並在每個要點後附上來源連結。這些內容不是原文直接複製,而是 AI 先生成文字後,再附上對應的網站,目的是讓使用者能快速比對不同觀點。
不過要注意,若查詢的答案非常明確(例如「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哪裡?」),AI 通常就不會生成清單,而是直接給出單一結論。
3. 擴充答案 ( Show more )
使用者點擊「Show More」後,會展開更完整的內容,例如多步驟流程、詳細背景或深入分析。這部分適合用來解釋更複雜的問題。
4. 相關來源網站
除了內文插入連結,AI Overview 還會在右側列出一系列「相關來源網站」。根據 Botify 與 DemandSphere 在 2024 Q4 的研究,這些連結大多來自 前 12 名的自然搜尋結果。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並不是說網頁一定要排進前 12 名,才會被選入 AI Overview。 我們覺得更合理的解釋是:Google 在選取來源時,仍然依循核心演算法的原則,目標是提供使用者「最合適、最可靠的答案」。因此,內容品質、權威度、E-E-A-T 以及與查詢意圖的契合度,仍然是能否被納入的關鍵。
AI Overview 與精選摘要 ( Featured Snippet ) 差異
簡單來說,精選摘要像是「挑一篇文章的重點」,而 AI Overview 則是「看過多篇文章後幫你做總整理」,兩者雖然都是出現在搜尋結果的頂端,但實際上有以下幾點差異:
面向 | 精選摘要 ( Featured Snippet ) | AI 摘要 ( AI Overview ) |
---|---|---|
來源數量 | 只會從 單一網頁 擷取一段內容(如定義、表格、列表) | 同時引用 多個網站 的資訊,再由 AI 彙整與改寫 |
生成方式 | 依靠傳統演算法,直接「抽取」網頁中現成段落 | 使用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即時生成自然語言摘要 |
互動性 | 靜態,只能閱讀顯示內容 | 互動式,可展開更多內容、顯示多組來源,並支援進一步追問 |
AI Overview 對 SEO 的影響
過去我們只要專注在自然排名與點擊量,但現在 AI Overview 的出現讓使用者能直接在搜尋頁面就獲得答案,不一定會再點進網站。根據 Ahrefs 的研究,當 AI Overviews 觸發時,排名第一的網頁點擊量平均下滑 34.5%。如果你的網站近期也遭遇流量衰退,那你並不孤單!
從網站流量變化看 AI Overview 影響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網站流量是不是已經被 AI Overview 影響,Google Search Console 是最容易看出跡象的工具。
由於台灣是在 2025 年 5 月才正式全面開放 AI Overview,你可以把 5 月之後的數據和之前幾個月的數據相比較,通常會看到兩個明顯現象:
-
曝光率驟升:因為 AI Overview 會引用更多來源,你的頁面更容易出現在使用者眼前,而且在更多的長尾關鍵字搜尋都會出現 AI Overview。
-
點擊數沒有跟上:雖然曝光增加,但用戶可能直接在摘要中就找到答案,導致實際點擊成長有限。
-
CTR(點擊率)下滑:很多網站在 5 月後的報表中,都出現了「曝光量分岔」的現象曝光飆升,但 CTR 明顯往下掉。
哪些產業受到 AI Overview 影響最大?
其實並不是「產業」本身決定了 AI Overview 的影響,而是因為不同產業在做 SEO 時,要滿足的搜尋意圖不同。Google AI Overview 對這些意圖的回應方式,才是真正影響流量差異的關鍵。
資訊型搜尋意圖 (佔比 59%) :
這類查詢多半是「定義型」或「操作型」問題,例如「XX 是什麼?」、「如何改善睡眠品質?」。由於這些問題的答案相對明確,Google 會直接用 AI Overview 整理出一段完整解釋,並附上幾個相關來源。
常見產業: 健康照護、教育、B2B 科技、保險,這些領域的內容大多圍繞知識傳遞與解釋說明,因此最容易被 AI 摘要整理。
商業 / 交易搜尋意圖 (佔比 19%) :
這類查詢通常涉及購買或比較,例如「耳機購買」、「 iphone 17 價格」、「護手霜」,在這種情境下 Google 會判斷使用者需要看到的是產品清單或購物廣告,因此 AI Overview 出現的機會就比較少
常見的產業: 電商、旅行社
如何增加被 AI Overview 引用的機會?
SEO 在 AI 時代並沒有完全被翻盤,核心原則還是「讓 Google 理解並信任你的內容」。也就是說,優化的策略與傳統 SEO 並沒有太大差異,但以下幾個優化重點更需要被落實,才有機會在 AI Overview 中被引用:
1. 提供高品質內容(落實 E-E-A-T)
Google 在挑選引用來源時,最看重的還是內容的專業性、可信度與使用價值。
-
專業性(Expertise):由專家或具相關經驗的人撰寫,並清楚表明作者身份。
-
經驗(Experience):加入實際操作、案例或測試過程,而不是空泛的定義。
-
權威性(Authoritativeness):品牌或作者在該領域是否有被廣泛引用或認可。
-
可信度(Trustworthiness):來源透明,數據附上出處,避免過度行銷語氣。
2. 佈局長尾關鍵字
長尾關鍵字能夠更精準地傳達使用者的搜尋意圖。由於這類查詢通常較具體、完整,AI 系統能更容易判斷需求並生成回應,因此更常觸發 AI Overview。 根據 NP Digital 2025 年 3 月的研究,6個字詞以上的長尾關鍵字觸發率已經高達 77.2%。
3. 規劃資訊型搜尋意圖的關鍵字策略
會觸發 AI Overview 的搜尋結果,大多來自資訊型搜尋意圖的關鍵字。因此,如果網站只有產品或服務介紹的內容,很難被納入摘要。像是 B2B 廠商,就需要把內容延伸到更廣的資訊層面,例如應用情境的解決方案、常見問題的解答、製程的細節說明,甚至不同技術的比較。這些內容更符合 AI Overview 的選取邏輯,也更容易成為引用來源。
4. 段落內容需直接提供解答
AI 在挑選內容時,會偏好立場明確的段落內容。因此,撰寫內容時要以「直接解答」為核心,不要模稜兩可。當使用者提出問題,文章最好能在開頭就給出清楚的答案,再延伸補充背景或細節。這樣不只對讀者友好,也能讓 AI 更容易抓取並引用。
5. 確保頁面結構層次分明
AI 在讀取內容時,其實是透過程式碼去解析,如果頁面缺乏易讀的結構,AI 就難以判斷內容的重點。 為了讓頁面具備良好的架構我們建議添加以下元素:
-
善用清單與條列:
步驟、特色、比較等資訊,建議用條列或清單的形式呈現。
-
加入 FAQ 區塊:
FAQ之所有特別容易被 AI 引用是因為它具備清楚、直接、容易爬取與容易引用的優勢。因此,在內容中設計 FAQ,並在回答的開頭就給出明確的解答,是提升被 AI Overview 納入的有效方式。
-
文章切割更多小主題段落
避免大段落堆疊,建議把內容依主題拆分,並用利用 html 中的 h2、h3、h4標題進行標註。每個小主題能幫助 AI 快速理解上下文,讓 AI Overview 容易引用。
6. 確保網站有詳細的品牌介紹
品牌介紹的重要性在於 Google 在某些搜尋意圖下(例如「XXX 服務推薦」、「XXX 廠商推薦」),AI Overview 有機會直接給出品牌清單作為答案。這時候,如果你的網站中有清楚呈現品牌的定位、服務項目與優勢介紹,AI 就能更容易理解並引用這些內容。
更進一步,如果這些品牌介紹同時出現在外部平台(像是媒體報導或第三方比較網站),會更有效提升品牌的權威性。相比單純在官網自說自話,透過外部網站替品牌背書,不僅能增加可信度,也更容易被 Google 視為值得推薦的答案。
7. 加入結構化資料 ( Schema Markup )
結構化資料就像幫 AI 貼上「說明書」,讓它知道這段文字代表什麼。常見的有:
-
Article、FAQ、Breadcrumb
-
Product、Review(如果有商品頁)
-
Recipe(若是食譜內容)
要了解結構化資料具體的安裝方式可以參考 Google 官方文件指南
AI Overview 其他常見問題 ( FAQ )
1. AI 摘要能關閉嗎?
目前 Google 並沒有提供「完全關閉 AI Overview」的選項。因為它已經被整合到搜尋結果中,屬於預設功能。 不過,如果你真的不想看到 AI 摘要,可以在搜尋結果頁點選上方的「網頁(Web)」篩選,這樣就只會顯示傳統的連結結果,不會出現 AI Overview。
2. Google AI 摘要什麼時候在台灣上線?
AI Overview 最早在 2023 年美國試驗推出(當時還叫 SGE),接著在 2024 年 10 月擴展到包含台灣在內的 100 多個國家。 不過一開始僅限英文查詢,一直到 2025 年 5 月才正式支援中文搜尋,現在台灣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看到 AI 摘要。
3. 如果要自行收集 AI Overview 資料,有沒有 API?
Google 官方目前並沒有針對 AI Overview 提供專用 API。 但你可以考慮使用 SerpAPI 這樣的第三方工具來擷取 AI Overview 內容。這類工具可以追蹤:
-
哪些關鍵字會出現 AI 摘要
-
被引用的來源網站
-
曝光與點擊的可能影響
4. AI Overview 也會有大型語言模型的幻覺問題嗎?
會,但機率比一般 LLM 小。因為 AI Overview 並不是憑模型記憶生成,而是依賴 Google 搜尋索引中的內容,不過 Google 還是會額外加上警語,提醒使用者驗證資訊。下圖就是一個經典的錯誤範例。
5. AI Overview 的結果與大型語言模型產生的方式一樣嗎?
不一樣。 一般的 LLM(例如 ChatGPT、Gemini)是依靠訓練資料生成答案,而 AI Overview 是以 Google 搜尋索引作為基礎,也就是從已被收錄的網頁抓取資訊,再進一步組合成摘要。
換句話說,AI Overview 的內容來自 Google 搜尋的「即時檢索」,而不是模型的既有知識。
總結:從 AI Overview 到 AI Mode,AI 搜尋時代的下一步
雖然AI Overview的出現讓流量的分配發生了變化,但這並不代表品牌失去曝光的機會。相反地,如果能在 AI Overview 中被引用,品牌仍然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曝光度,而且引用來源並不只限於傳統的高權威網站,這對許多中小型網站反而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接下來在台灣也會逐步推行 AI Mode,這是一個比 AI Overview 更進階的搜尋模式,提供互動式、長篇且多模態的回答。對網站主來說,這代表搜尋趨勢將持續演進,我們需要隨時關注變化並提前佈局。
你的網站是否已經為 AI 搜尋做好準備?
免費 AI 搜尋網站健康檢測! 我們提供免費 SEO 健檢,幫助你了解你的網站是否符合 AI 搜尋的標準。立即填寫申請表,我們的 SEO 專家將為你提供專業分析報告,助你搶占 AI 搜尋流量!
限時開放:前 10 名申請者可獲得 1 次 SEO 諮詢服務!
立即申請免費健檢,提升你的 SEO 競爭力!掃描以下 QR CODE 輸入”免費 SEO 健檢”
下載免費 eBook!想了解更多 B2B 內容行銷的實戰案例嗎?我們準備了一本精選電子書,內含 12 個成功的 B2B 內容行銷案例,帶你掌握最佳策略,提升品牌曝光與 SEO 效果!
立即下載:《12 個 B2B 內容行銷實際案例》!
現在就是轉型的最佳時機!別讓競爭對手搶先布局 AI 搜尋,你的客戶正在改變搜尋習慣,而你準備好了嗎?